资本论犹如一颗种子在世界历史的第二集中悄然萌发绽放成对现代社会经济思想领域的璀璨星辰

在1848年欧洲大失败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到了巴黎,他们深刻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并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摧毁旧国家机器并建立工农联盟。这对于指导未来的工人运动至关重要。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他也成为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在1849年的夏末,他第四次收到了“驱逐出境”的命令,这使他感到愤怒,因为他之前被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和法国政府都驱逐过。他曾经选择退出普鲁士国籍,以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

马克思在巴黎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那天,当几个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时,这对当时的马克思来说就像雪上加霜。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处于“财政危机”,家里的所有积蓄已经全部用于支付日常开销,连家具都早已变卖,只剩下一套银质餐具还尚未送进当铺。而且,他的妻子燕妮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困难。

然而既然不被派所容,就只能另寻新居。因此,马克思携全家前往伦敦,在这座著名的雾都中他们再次面临着贫困。尽管他们是一手空空,但抵达伦敦后仍然身无分文,因此不断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搬迁。

最初,他们住在安德森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对于马克思一家来说,这简直就是断绝生路!因拖欠房租,房东找上了门,把他们家的所有东西都拿走了,即便是婴儿的摇篮和女儿的小玩things也不例外。

随后,他们搬进累斯顿街的一个旅馆,每周5镑,但很快又被主人赶走。在1850年的五月,马克思搬进迪安街45号,不久,又因房租转移到这条街上的28号,一家七口共享两个狭窄的小房间。

那年的12月份,马克思获得了一张英国博物馆阅览证,从此阅览室成为了他的半个家。他每天从早晨9点一直工作到傍晚8点左右,然后回到家里整理阅读材料记录下的笔记,一般情况下,他都是等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争取每日八小时工作时间而努力,我自己却得工作十六小时。那时候,在伦敦博物馆里做些什么呢?原来是在认真撰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大作《资本论》。他每天摘录的大量资料,都是在为撰写《资本论》的准备工作。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藏书中,有1500多种书籍是由他的手指翻阅过,而有100余本笔记也是他的心血之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资本论》,他广泛搜集有关各学科资料,如农业、工业、解剖学,更不要说历史学、经济学、法律学了。不管多么艰难,只要与《资本论》相关,他都会去寻找研究。一切官方文件,对于议员来说可能只是废纸堆中的小册子,但对于马克斯特来说,它们则如同珍宝一般,被严谨地分析和记录下来。这一切,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根本原因,为工人阶级争取更高待遇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1867年10月,《资本论》的第一卷终于出版了。当这个厚重沉甸甸的大书落在地面上的时候,内心充满激动的心情紧紧拥抱它。那部作品,是国际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无产阶级新的斗争历程开始。此书详尽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将其迅速发展背后的秘密展现出来,同时揭示出了残酷剥夺工人阶级基本生活条件的手段,也指出了为什么无产阶级如此贫困这一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关于“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劳动者得到报酬,但创造出的价值远超过所得报酬,因此产生额外价值,即“剩余价值”,这是资产阶级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这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思想震撼,使得广大劳动者更加清晰理解资产阶级如何利用这些手法进行剥削,从而为自己的权益斗争提供理论依据,加强信心与决心,最终导致社会变革不可避免。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