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视频演变德俄坦仑堡战役 - 军事冲突的转折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德国坚持实施“施里芬计划”,将主要军力部署于西线,以闪电战迅速击败法国。然而,他们在东线仅配备了第八集团军,准备应对俄罗斯的威胁。这一军事布局是英法双方共同制定的,它旨在一旦德国集中力量对付法国,就会在东线同时进攻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地区,从而迫使德国分散兵力。

战争刚开始时,俄罗斯参谋总长吉林斯基将军向法国保证,在两周内,将有80万名俄军准备就绪。1914年8月中旬,吉林斯基率领两个集团军开辟东线战场,由莱宁堪普和萨松诺夫各率一个集团军,从两侧进攻东普鲁士。守卫这一地区的第八集团军建立防御,但未能及时作出反应,只得向西撤退。

俄罗斯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胜利,但很快因战线过长、后勤补给不足以及缺乏食物、弹药和运输工具而陷入困境。此外,两个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100公里宽阔的空隙地带,这为德国提供了攻击机会。

霍夫曼上校提出了一项作战计划,他建议首先攻击萨松诺夫指挥的第二集团军。他认为由于这两个将领过去曾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他们不太可能相互配合。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中,霍夫曼提到了他十年前亲眼所见的事实,即萨松诺夫与莱宁堪普之间曾发生过冲突,这次被派往同一战场上的冤家合作显然是不可能进行有效协调工作。

随着讨论继续进行,最终决定按照霍夫曼提出的方案行动:牵制莱宁堪普指挥的一支部队,同时以主力包围并击破萨松诺夫领导的小组。他们使用明文电报来传递命令,因为他们相信这是对方不会采用的方法,而实际上这些信息被捕捉并转交给了德方,并用于策划成功的反击行动。

最终,在坦伦堡附近,一场激烈战斗导致第二集团军建立阵地崩溃,大约15万名俄罗斯士兵阵亡或失踪,其余则遭俘虏。而该役也成为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被称为“坦伦堡之役”。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