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中部都兰省希农城,拉伯雷于1494年出生,其父是一位富有的法官。他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一个自由自在而快乐幸福的童年。随后,他接受了死气沉沉、枯燥无味的宗教教育,并进入了一所修道院当修士。
然而,修士生活对拉伯雷来说是刻板乏味且受清规戒律束缚,这让他非常反感。他开始学习希腊文,以此了解古代文化。当时,修道院禁止学习古代文化,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异端学说,所以他们搜走了拉伯雷所有书籍。愤怒之下,拉伯雷转到另一所修道院。
在新修道院,他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喜欢古代文化的主持人,他们也是老朋友,这使得拉伯雷能够自由地研究古代文化。后来,他跟随大主教去罗马旅行,在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意大利游览名人和遗迹,同时学习宗教、哲学、数学、音韵、法律和考古等多种知识,最终成为一位博学者。
1530年,尽管已经36岁,但拉伯雷以仅两月时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迅速成为医师。在巴黎继续深造后,他又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勇敢地解剖了一具被绞刑处决的人体。这项追求科学行为,在当时极为罕见,因为这会激怒天主教会。
最著名的是他的长篇巨作《巨人传》。第一部于1532年出版,一年后第二部出版,都署名“那西埃”。这本书立刻赢得了城市资产阶级和社会底层人民的欢迎,但却遭到了教会和贵族的强烈批评,被法院判定为禁书。
1545年,由国王特许发行证保护下,《巨人传》的第三部分由他以真实姓名出版。但不久之后国王去世,该小说再次被列入禁书,而出版商则遭到烧杀迫害,只能逃离法国直至1550年的允许返回。
回国后的拉伯雷担任宗教职务并治病救贫,对学校教授也颇有建树。在闲暇时间完成了《巨人传》的第四五部。这部作品创作历时二十余载。一经发表,便风靡一时,每月销售量超过圣经九年的总销量。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已有200多个版本问世,其中包括我国众多译本。《巨人传》揭示了中世纪教会黑暗腐败,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资产阶级性解放提供支持。在他的理想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善良纯朴,而他的生活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因此,他成为了人们尊称为“伟大的笑匠”的人物。而在读取其作品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愉快地笑着,即便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正是他得到这样的赞誉之因。此外,《巨人传》还展现出一种对未来希望与美好未来的追求,让我们相信即使身处艰难险阻之中,也可以找到前进道路,从而达成心中的梦想与愿望。而这种对于生命充满希望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无疑给予现代读者许多启示与思考,使其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天,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