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中简介-明朝名将兵部尚书

王象中(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祖籍浙江三衢,明朝兵部尚书,将领。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嘉靖初年,升为大理寺丞,因误判李福达重罪被革职。嘉靖十五年(1536年),因明世宗欲图征讨安南,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靖十九年(1540年),不费一刀一剑讨平安南归朝,被封太子太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上书巩固边防,被世宗同意。此后,不久病发去世。

隆庆元年(1566年),明穆宗给予恢复官职,并赐恤典;天启初year追谥“襄懋”。万历元year夸奖其功绩。

人物生平 早年的经历

早期经历:弘治初year游历至广东省惠州府博罗县主簿丁震家,对毛伯温深器一见,就收留他并供他读了三年书。

正德二year中举人。

正德三年考中进士,以绍兴府推官起事业。

仕途多舛:

嘉靖初year升大理寺丞后,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因李福达案被罢官归乡。

十一月恢复旧职,但未就任,而改办理都察院的事务。

十二月升左副都御史,却因赵王府族人的攻击被解除官职听候考察,再次开除。

出征安南:

十五year冬天,因皇子朱载壡出生而计划向外国颁诏书,当时礼部尚書夏言认为安南多年的不来朝贡,不应派遣使节,并请讨伐它。世宗起用毛伯温为右都御史,让他和咸宁侯仇鸾整备待命,但因父丧推辞未行。在十六years五月,在北京递上六条方略,最终在十八years二月奉命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加兼太子宾客,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整饬边防:

二十one years正月班师回朝仍旧办理都察院的职事。在边关不断传来警报,请修建京师外城遭到拒绝,但代理兵部事务后提出二十四条防边建议,一新军令。此后裁减冗员得罪宦官,更有提议裁减锦衣卫等部门的意见受到肯定,此时已是病逝之身。但此前所做的一切皆获国家认可,他的遗志虽未能完全完成却影响深远,为国家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他的诗作也流传至今,如《毛襄懋集》、《平南录》、《东塘诗集》及《毛襄懋奏议》,都是研究历史与文学的宝贵资料之一。他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启示意义的人物形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