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有哪些石勒读汉书历经沧桑石虎篡夺乱世佳人

石勒,羯族人,以农民起家,历经困顿,最终成为赵国的开国皇帝。他的故事,如同一部历史小说,其中充满了传奇和智慧。

在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汉国国主刘聪病逝,其侄子刘曜继承了王位,但他意识到以汉朝名义无法欺骗人民,便于公元319年更改国号为赵。而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壮大军力,不愿受命于刘曜,也自称赵王。

石勒的一生充满逆境,他曾被乱兵捉拿,被囚车所救;又曾是奴隶、佣人,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机智逃脱。在刘渊起兵后,他投靠汉国,并在其麾下成长为一员大将。

尽管羯族文化较低,石勒未受过汉族文化教育,更无识字之能,却通过依赖士人张宾和吸纳北方贫苦读书人的“君子营”,逐渐掌握治理国家的大计。他的勇猛与谋略让后赵迅速崛起,并在公元328年消灭了刘曜。史称前赵为刘氏建立,而后者则是由石勒创立的“后赵”。

作为皇帝,石勒虽无学问,却重视读书人才。他命令捕捉到的读书人不可杀死,而要送至襄国,让自己处理。此外,他还设立学校,对官吏子弟进行教育,还实施保举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员。然而,由于政治需要,有时也放宽禁令对待汉族士人。

一次樊坦被任用做官,却因穿着破旧而遭询问。当他触犯禁令时,惊恐万分。但石勒安慰说:“我这个禁令,是对付一般百姓的,你们这些老书生,我不怪你们。”并赔偿给樊坦一些衣物,还赏赐车马。

虽然自己不识字,但 石勒喜欢听别人讲《汉书》,甚至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古代封旧六国贵族后的错误决定应当避免,这显示出他对于历史知识的一定的理解能力。

最后一次宴会上,当一个臣子赞扬他胜过古代英明帝王时,石勒微笑着说:“我若遇到光武帝,只能做其臣下,与韩信、彭越相比。”这显示出了他的谦虚以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理解。

正因为如此,在上开明使用人才,上述气象使得后赵初期呈现出兴盛景象。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文治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