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十个比较知名的诸侯国,也称为春秋十大诸侯,他们的故事因其强大的奋发图强与励精图治而被人们所记住,但也因为国家控制力下降导致分崩离析。晋国自东周开始一直都比较强大,但是经过三家分晋之后,晋就不复存在了,而三家分晋的历史渊源还要倒数到晋武公时期。
在骊姬之乱后,晋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公族”的状态,再后来经过赵盾的一系列动作,晋国的公室力量基本上就没有了,对于异姓的卿大夫等基本上已经控制不住,没有了约束力。三家分晋前的晋国是由赵、韩、魏、范、智、中行式六家实际控制,智家想要壮大公室力量,所以问其他几家要土地,但赵家不干,就有了著名的攻坚战——晋阳之战。
本来是智家的志在必得的一场战役,而偏偏魏和韩两家的力量相加于智家族怕在智灭掉赵家的情况下自己重蹈覆辙被智吞并,所以韩魏联合赵最后居然把智给灭掉了,并瓜分了它的地盘。没有了智家的约束,再加上原本弱小的公室力量,加之赵韩魏三家的肆无忌惮,最终打败了整个国家以及援军,将其瓜分开来。这也是对周朝影响力的进一步削弱,因为当时周王对于诸侯们的控制力已经非常有限,当三个胜利者请求周册封的时候,只能顺水推舟地给予他们封号,从此揭开战国七雄时代的大幕。
看完这些,我不得不感慨:曾经如日中天的东周初年的十大诸侯之一,如今竟然只剩下零落残迹,让人感到悲伤。而回头观望,这些历史发展中的命运转折,或许从早已埋下的种子开始萌芽,即从那位先祖曲沃桓叔试图夺取帝位失败后的痛苦历程,以及随后的曲沃庄伯和曲沃武公连续攻伐直至成功建立新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切似乎都是向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前进,那就是最终将会发生的是什么?
事实上,这一切早已预示在远古时期。当曲沃武公取得胜利并且得到周厘王封号作为他的统治合法性,他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手笔:确立自己的继承权。他通过各种珍宝贿赂获得这份权威,从而将这套特殊操作传递到了他孙子,即我们所说的那个叫做“三家分 晋”的人手里。在这里,“三家”指的是那些拥有权力的家族,而“分 晋”则意味着他们共同决定如何拆散这个国家,使它最终消失于历史舞台上。这是一个关于权力的斗争,也是一个关于国家命运转折点的小史篇,它牵涉到许多人的命运,更牵涉到一个民族深刻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