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十个诸侯国以其强大闻名,人们常因他们的奋发图强与励精图治而铭记。然而,这些诸侯国也因国家控制力下降而分崩离析。晋国自东周开始一直强大,但经历三家分晋后,便不复存在了,而三家分晋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晋武公时期。
在骊姬之乱之后,晋国长时间处于“无公族”的状态,再加上赵盾一系列动作,使得公室力量基本消失,对异姓卿大夫等人的控制力也不再。这段时间里,赵、韩、魏、范、智、中行六大家族实际掌控着国家 affairs。在智家试图壮大公室力量并征求其他家族土地时,因赵家的反对和著名战役——晋阳之战爆发,最终由魏和韩两家的联合击败了智家,将其土地瓜分开来。
没有智家的约束,再加上早已弱小的公室力量,加之赵韩魏三家的野心勃勃,他们更是肆无忌惮地打败了剩余的晋军及援军,从而瓜分了整个国家。周朝此时对于诸侯们的控制力已经非常有限,当赵韩魏请求周天子的册封时,只能顺势应允,让三个胜利者获得封号,从此揭开了战国七雄时代的大幕。
这段历史让人感慨深沉,因为从东周开始的时候,它曾是那些十个诸侯之一,最终却不复存在。而回顾起来,可以看到, 晋国最终命运背后的原因,与它悠久的历史有关,或许可以追溯到那位远古时代的人物——晋武公身上。他爷爷曲沃桓叔曾试图取代当时的君主,但失败后,他儿子曲沃庄伯和孙子曲沃武公相继攻伐,最终灭掉了那个时候的小小王朝,即使如此,在曲沃武공向周厘王索要封号以及通过贿赂得到“晉”字头的事迹,也预示着未来三家分晋的情况早已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