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这一事件引发了蜀汉大臣们对东吴的态度变化。诸葛亮坚持与东吴保持联盟,认为这是为了准备北伐魏国。然而,第四次北伐结束后,由于粮食供应不畅,诸葛亮被迫撤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葛亮设计了两种运输工具——“木牛”和“流马”,用以将粮食运送至斜谷口储备。这次准备充分之后,他发动了最后一次十万大军的北伐,并且派使者到东吴约同时发起攻势,以南北并进、双方策应共同压力魏国。
出兵后的蜀军到了五丈原,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作战准备,而另一部分则屯田,与当地百姓混居。尽管如此,在长时间相峙的情况下,没有实际战斗发生。
此时孙权接到诸葛亮信件后,也三路出兵,但最终遭遇失败。随着诸葛亮病倒,以及其去世消息传出,司马懿带领魏军追击,但蜀军成功撤退。此事在民间传为佳话,被编入歌谣:“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司马懿虽未生气,却赞叹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不料他已逝世。”
虽然历史上的这场战争没有达到统一中原的目标,但对于智慧和品格方面,对于一个时代的人物评价依然极高。在民间传说中,如《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对他的生平的一种颂扬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