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一个故事里,有一次,一位国王想要买一匹千里马,愿意以重金换取。但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始终没有得到这匹神奇的马。后来,一位平凡的侍臣自告奋勇,请求去完成这个任务。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打听消息,最终在一个地方找到了那匹千里马,但不幸的是,它已经死去了。然而,这位侍臣并没有放弃,他用五百金买下了这匹死马的骨头,然后带回给国王。
国王看到这些看似无用的骨头,对侍臣大发雷霆,觉得这是被骗。但是,那位侍臣解释说,如果人们知道国王愿意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支付高价,那么自然而然地,他们会把自己的千里马送到宫殿中来。这番话深入人心,不久之后,果然有几名拥有真实千里马的人前来献宝。
这个故事后来成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非常渴望和重视人才的人。在公元前314年,当燕昭王继承燕国 throne 时,他面临着国家内乱和外患的问题。他决心招纳天下有才华的人才,以振兴国家、夺回失地。尽管他做出了这样的号召,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响应。
于是,燕昭王向郭隗求助于如何才能找到贤良之士。郭隗提醒他,要像那个购买千里的国君一样,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真诚地寻求人才。他建议先从自己开始,即使像我这样的人也能得到重用,更有才能的人自然会投奔过来。
遵循他的建议,燕昭王拜郭隗为师,并让他修建了一座“黄金台”,作为招募天下的贤士的地方。不久,这个消息传开,就有一些杰出的名人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艰苦奋斗,燕国最终强盛起来,并且成功击败了齐军,将占领的地盘还原归还。
今天,在固安镇东坨、西坨两村北边,还有一处叫作“黄金台”的遗址,可以见证当时招纳人才的一段历史。而这个关于“买骨”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被广泛传颂至今,为我们讲述了追求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心理学道理,以及通过信任和激励,使得原本冷漠的事物转化为热情与行动产生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