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卷200)米骚动世界历史类书籍中揭开的一页

在1918年8月的日本本州岛中部,富山县一片荒凉景象。老人和孩子面黄肌瘦,无精打采,而女性们则顶着烈日辛劳,挎着菜篮子去摘野菜充饥。男人们为了养家糊口前往北海道渔场,但鱼类越来越少,一无所获。米价暴涨至三角八分,许多人家已断炊。

日本虽然是大米生产国,却因工业化导致农业跟不上发展,城市扩张和非农业人口增加引起了大米供应紧张。而政府征调大量大米用于武装干涉和侵略,加剧了米价上涨。这时,一些商贩和地主趁机囤积居奇,使得人民怨声载道。

8月3日,在西水桥村的渔妇们发起了一次抗议,她们要求降价出售大米,但被店主拒绝,最终爆发了抢米事件。在东水桥村,也有800多名妇女参与,并成功夺取了1000多袋大米。此后,“抢米风潮”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大阪、神户、名古屋等城市发生示威与暴力行为,寺内内阁最终倒台。

这场“1918年的‘ 米骚动’”影响深远,不仅使新任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措施降低价格并惩治奸商,也让政府认识到了人民力量。一时间,全日本四分之三地区都卷入了这场斗争,其中包括海军水兵的参与,这场运动震撼了社会,让人们看到了改变现状的可能。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