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篡位后周终结历史地图集揭示变革背后的数据故事

在我看来,赵匡胤的能力显然比不上周世宗柴荣。赵匡胤恐怕是历国皇帝中最省事的一个,也是便宜占得最大的一个,兵不血刃的就黄袍加身,完完整整地把后周政权给继承了过来,几乎不打一点折扣,没有战争,没有内乱,没有死人,只是换了一个皇帝而已。

所以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实把赵匡胤拿来和前面三位相提并论,就像“萤火与皓月争光”,水得不行。周世宗的功绩如何?这么来说吧,如果上天再让这个人多活五年的时间,一個完整的大一統王朝就是必然會出現的。北方的契丹、金人根本就不够看哪像宋朝和金人、辽人纠缠了兩三百年,硬是没有把北方收复,还搞得自己差点。

后周政权是在後漢的基礎上過渡而來,上任時當時周邊還有北漢、後蜀、南唐、吳越和契丹這些割據政權。柴荣致力於統一天下,因此給自己定下小目標說“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也就是三十年的時間打造一個強大的統一王朝。

顯德元年(954年),柴荣發動了一場對經濟、軍事和政治等方面改革。在他的努力之下,他派向拱、高思率軍西征後蜀,並且取得了第一階段戰略勝利。在顯德四年(957年),他又兩次征伐南唐,并且迫使南唐皇帝李璟遣使求和,加强與後周之間關係,使江南成為後週勢力範圍的一部分。

顯德六年(959年),柴荣再次御驾亲征辽国,这次进军异常顺利,将契丹人的势力推退到幽州附近。但就在这时,由于患病,他突然离世,让位于仅七岁的小儿子柴宗训。这意味着距离他许下的三十年的誓约还剩五年的时间,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十三年的时间里,即开宝八周年(975 年)灭亡最后一个南方割据——后蜀之后,即可见赵匡胤对统一中国所做出的贡献。而尽管如此,对于北方,却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而只是不断进行外交谈判,以维持与辽国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宋朝在其治理期间一直没有彻底解决与北方国家之间的问题。此外,我们也可以思考,如果当时有更为坚韧的人物能够继续推动统一度量工作,不知是否能实现更为宏伟的事业?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