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当时的朝廷已经摇摇欲坠,董卓废掉了汉室的少帝刘辩,扶持起了献帝刘协。曹操将这位献帝接到了许昌,并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号令各路诸侯。这时候,刘备三次拜访他的老朋友荆州刺史黄权,在茅庐之中请出智者诸葛亮。面对曹操那样利用皇帝的人质身份来统治其他诸侯的情况,刘备决定让自己和诸葛亮听从对方的意见,并联合了东吴,与曹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后汉书·袁绍传》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里,“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词,用来形容那些用领导人的名义去控制和指挥别人的行为。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某些领导人或者官员使用他们的职权去欺压他人,让人们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而且,这个成语也可以作为一个动词、名词或宾语使用,比如说:“他总是喜欢挟天子,以便更好地控制局面。”
在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文章《续子不语·麒麟喊冤》里,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表述:“朕命白虎驮邱生来”,原先因为邱生的骄傲自满,不尊重儒学,更轻视其他学问,所以被拿来做例证,说他像是在“挷天子以令诸侯”,就像是把周公那样的威严力量给完全忽略了,也就是说,就像把最高权力的象征完全看扁一样。
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只要有谁试图通过掌握最高权力的人物身份去控制和支配别人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手段——即使在今天,这种手法依然能够有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使得一些人不得不听从他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