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他少年时就有志向远大。在楚怀王的信任下担任左徒、三闾大夫,并参与内政外交工作。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最终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他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情感,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当年的纪念对象之一。
早年经历
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他自幼嗜书成癖,与昭碧霞相爱定亲,并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秦军。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任职高位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描述了他的官职:“为楚怀王左徒。”古代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但主要认为左徒可能是太傅、令尹或行人的职称。在这期间,他负责内政外交工作,对内提倡“美政”,对外力主联齐抗秦,但因遭贵族排挤,被罢黜并两次流放。
变法改革
在周慎靓王四年的变法改革中,他制订并推行了多项法令,与旧贵族斗争不息。这一时期民心所向,大变局渐露端倪。
谗而见疏
然而,由于上官大夫之谗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朝廷的地位,被迫流放至汉水上游地区。此事件标志着他政治生命中的转折点,也预示着他将来更深层次的悲剧命运。
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化人物,屈原不仅在诗词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政治活动中也展现出了他的抱负与坚持。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却以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留给了后世,使得他的精神永恒地活跃在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