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十月,南岭走廊上的瑶族同胞迎来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盘王节。这个时候,海内外的瑶族人都会十分重视,因为这不仅是对祖先的一次庄严敬礼,也是对丰收的一次庆祝。
为了祭祀祖先,提前几天瑶族人家就开始忙碌起来,酿酒、打扫屋子、杀鸡宰鸭,舂糍粑……祭祀当天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在族老寨老的带领下祭祀盘王,同时唱《盘王歌》和跳长鼓舞,以此追念祖先功德、歌颂奋斗精神。
关于盘王及其节日,有着多种神话色彩的传说。《搜神记》、《蛮子歌》、《岭外代答》等古籍中已有记载。据《岭外代答》,每年十月旦(初一),瑶人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这就是后来的盘王节。从这些文献看出,这个习俗由来已久。
关于盤龍狗尾巴傳說,一個故事講述了盤龍狗尾巴如何斬下高皇子的首級並成為公主丈夫,再經過七天七夜蒸熟才變成人的故事;另一個故事則講述了布洛西山與密洛陀山之間的人物如何創造世界,並定義了三個女兒各自所屬民族;還有一個江華地區流傳的民間傳說《十月十六调盘王》,描述了一群乘船漂泊於海中的瑯宝求助於始祖盤龍保佑而得救後定期慶祝生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过板湾节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致认定为统一節日并确定日期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之后,由湘粤桂三省区十县市轮流坐庄举办盘湾节。此外,还加入了现代元素,如展示当地特产、招商引资,使传统節日更加丰富多彩,并且保持其活力与新意。
通过这些活动和仪式,可以感受到瑶族人民对于自己的文化认同,以及他们对过去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深厚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维护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以及其他独特习俗。这不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民族连结的手段,让人们回顾起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而又期待未来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传统美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