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古代,公元前520年,当周景王姬贵去世后,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被推举为新一任的君主。然而,这段时期也留下了一段关于王位继承权的争议。据记载,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另一个方案,即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这一决定虽然颇有合理性,但却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和尊严,从而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在这场风波中,晋顷公主动召集各诸侯国代表,在黑壤盟进行协商,以寻求对周王室内乱的一种解决之道。在这个会议上,有如赵鞅、郑国的大夫淤吉以及宋国的大夫乐大心等人共同参与讨论。
赵鞅向游吉询问“礼”的含义,而游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出了回答:“‘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是老天爷规定的人类行为准则,大地施行的人伦关系原则,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可改变,也不容置疑。”赵鞅对这一解释感到满意,并表示一定要牢记这一至理。
其他诸侯国代表听闻后,也纷纷表示认同。随着会谈继续深入,赵鞅提出了一个决策:各诸侯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军队和物资,并帮助他恢复到他的合法位置——即回到原来的都城。此番建议得到了广泛响应,最终晋国的大夫率领众多诸侯联合起来,将敬王扶上了宝座,同时结束了周家内部混乱的局面。这场事件也展示了“天经地义”这一概念如何在历史转折点上起到关键作用,让人们明白正确的事情是不容置疑且不可改变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