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斋食不仅是佛教徒素食的代名词,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自律。它源于释迦牟尼佛为出家比丘所制定的戒律,即“不非时食”,也被称作“过午不食”。斋食意味着日出至中午之间可以进餐,而过了午时便不得再饮水或进任何食品,无论是否吃素。
斋食对于佛教徒而言,是八戒、十斋日戒和头陀行中的一个重要规定,被视为一种绝对必须遵守的宗教仪式。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等也有类似的斋戒制度,如基督徒的复活节禁肉期,穆斯林的断肠月(撒拉姆·巴尔达特)。
《增一阿含经》记载了一则关于斋食起源的故事:当释迦牟尼还未成道的时候,他的一位门徒迦留陀夷在傍晚时分因颜色变黑而被误认为是鬼,被一位怀孕妇人惊吓致死。这导致了佛法禁止夜间外出乞讨,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从而引入了“过午不食”的规矩。
不同宗派对饮食有不同的观点。部派佛教允许三净肉,但要求其来源清晰无疑;大乘佛教则主张去除五辛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食。在中国,梁武帝曾试图推广全面禁止肉 食,但遭到了反对。此后汉传佛教逐渐接受了这种禁忌,并且建立了自己的茹素制度。而藏传佛教由于气候和生存条件限制,其僧人多数保持了以牛羊肉为主要来源的饮食习惯。
提婆达多派更进一步主张完全素食,不仅禁止肉类,还包括鱼类、牛乳以及盐等物品。在这个过程中,“三净肉”这一概念诞生,它指的是信徒可口服没有见到自己杀害过、没有听闻自己杀害过或对此持怀疑态度动物之肉。但即便如此,对于五辛(葱科植物)的禁用,也同样体现出了 佛教学者对于身体纯洁与内心修养之间关系的一种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