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封建与宗法中国古代帝国的诞生秘密

周武王统治下,西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周武王实施了分封制,这是一种将被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分配给亲信或同盟者的一种措施,同时也是当时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重要制度。分封原则基于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以及功绩大小,将土地授予臣民,是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

宗法制是西周时期创立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利用血缘关系来维护上下尊卑贵贱之间的秩序,是分封制和井田制基础,也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原则。在宗法体系中,“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为基本原则。

宗法制通过家族血缘关系作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维护贵族世袭统治。这一体系使得周天子成为“大宗”,其余庶子及庶兄弟通常被封为诸侯,对天子的身份称作“小宗”。诸侯亦由嫡长子继承,其余庶子往往被封为卿或大夫,对诸侯而言又称作“小宗”。

从卿到士,其“大宗、小宗”的层次依此类推。大多数人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系统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地位,并且他们都是某个更高级别人物的大弟弟或者儿子的远亲,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但严格有序的社会结构。

这种根据血缘远近划定亲疏之辨,在原始氏族时代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完整制度,则是在西周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在这套系统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宫,大夫也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构成了一个系统化且完备的体系。

最关键的是,这一制度通过自然形成的人际血缘关系来划定贵族等级,使得能够防止内部分裂导致对权位和财产争夺。从始祖嫡长子的开始,一直沿袭至今,每代均由嫡长继承。这一体系称为大宗,而嫡长子的位置则称为宗主,被大家尊敬,他拥有祭祀祖先之权利。如果因故不能祭祀,那么庶出的后裔才会代替进行祭祀仪式。

在这个系统里,大多数人都是某个更高一级别人物的大弟弟或者儿子的远亲,他们的地位也随之确定。而如果说分封制仅仅建立了贵族间等级秩序,那么,宗法制却通过注入特定的内容与新的观念,使整个等级秩序得到了稳固。此外,由于夏、商两朝最高领导人的称号皆是帝,有时候帝位会直接传给儿子,有时候甚至会传给兄弟,因此,当周武王灭商之后,他选择采用了一整套不同的方式,即采取父权家长制家庭模式,将自己设定为唯一合适的人选来接班,为后来的皇室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