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微时代,人们似乎都喜欢加个“微”字。从微博到微信,再到现在的这个“微故事”,每一项都是以“微”为名。阿P也想加入这场风潮,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他熟悉平凡的字,但把它们组合起来仍旧是平凡,不足以出色。他决定拍摄一部短片,这需要创意,而不是技巧。
阿P死心不息地追求妻子小兰买了一台DV。DV一拿到手,阿P就用它来拍摄一切,从吃饭时开始拍,走路时也不放下,一直到睡觉前还抱着不放下,让小兰气得要揪他的耳朵。但阿P却满怀热情地说:“我们唱着东方红,迈步进入‘微’时代……”
然而没两天,小兰发现,阿P已经不再碰DV,无精打采,就像霜冻了的茄子。她关心地问:“怎么了,是不是病了?”
本来街坊四邻看着阿P一直抱着一个DV,都嚷嚷着要看他拍的片子。爱出风头的阿P趁机向大家展示成果。不料大伙儿一看都摇头,有人甚至撇嘴说:“无主角,无情节,无对白,全是一‘三无’产品!”让阿P受到了打击。
小兰听后皱起眉头,然后突然她一下巴掌,说:“你去报个班,等你学成归来,看谁还敢取笑我!”
说干就干,阿P立刻上网查询,在一个叫做“志咏”的论坛上找到了免费培训班。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上过许多得奖作品,也在社会上有所影响力。Arp边注册边自言自语:“此刻我Arp也是有组织的人了,看谁还敢取笑我!”
在“志咏”班学习几天后,Arp的大长学问,一天比一天更盼望实战终于来了。在周末的一大早,Arp背起DV出门,他直奔市中心而去,那里堕胎量大、素材自然多。
果然,在市中心看到了一群人围观。一位老大爷拉住他问:“你是记者吧?这事你可得报道报道!”Arp愣了一下,然后意识到自己穿戴束服和背个DV,就像是记者一样。他高声说道,“我不是记者!我是‘志咏’班的!”
随即围观的人纷纷传开话题,“嘿,看不出来,其貌不扬却是‘志咏’班的,这叫低调!” “什么叫其貌不扬啊?这叫低调!”人们的话语传入了Arp耳朵中,他飘然升空:这“志咏”班名气真大啊!
眼看自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不再推脱下来,用 DV 从人群中钻进去。那里的领队容颜坚毅,对 Arp 说,“别看了,都散了,我们在执法,你别拍。” 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句,“他是 ‘志咏’ 班 的。”
领队听到这里,便有点另眼相待。而 Arp 则示意大家住嘴,还存心说,“低调低调。”
随之有人指责,” 你凭什么证明自己是 ‘志咏’ 班 的?证件呢?”
Arp 把头一昂,说,”此刻都什么时代了,还证件呢!我们都是数字化管理,我们只需通过网络搜索,即可找到我的信息。” 领队听到这里,一脸震惊,却又有些感慨。
接着事件发展至最后,小贩被迫撤退,只留下詹队长与 Aerp 一同离去,并约定第二日午餐聚会。此时 Aerp 忽然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情绪波动——这是成功吗?还是只是表面功夫?
第二日午餐聚会间,大快朵颐佳肴之间,他们谈论的是昨日发生的一切,以及未来的计划与方向。在那之后,他们共同离开,而 Aerp 便带回家,与小兰分享昨夜所经历的一切,从而引发更多关于未来计划和可能性讨论。
紧接着就在第三日傍晚,当 Aerp 正准备前往某次重要会议途中的时候,被警方拦截并带至警察局内审讯。这一切始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您称自己为治庸办领导?
当Arip试图解释清楚这一误会的时候,却发现事情远比预期复杂且深层。当所有疑惑消散后,最终揭晓的事实令人震惊——他们之间存在严重误解导致整个事件发展至今之境况。而为了澄清这一系列误解,同时修复双方关系,他们不得已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最终经过努力沟通及妥协双方达成了共识,并同意重新启动合作关系,以确保未来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而对于Arip来说,这一次经历虽然艰难,但是也让他更加珍视现有的生活以及即将展开的事业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新的一段旅程即将启航之际,每个人都必须提醒自己,在追逐梦想与实现目标之间保持谨慎与智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迎接那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世界——这个"micro era"(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