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中,“各自为战”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每个人都独立行事,不相互协助,而非现代常用的“单独作战或干事情”的含义。它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描述了楚国将领项羽如何分封诸侯,让他们各自独立行军,但最终导致楚国易于被攻破。
然而,这个成语在流传过程中,其意义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我们通常理解“各自为战”是指每个人都单独行动,但实际上,它的原意与现代理解相去甚远。这一点可以通过另一则著名的故事来说明,那就是“背水一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提到,韩信带领几万不听指挥的士兵远征赵王歇,而赵王拥有二十余万名士兵,占据有利地形以待敌人。战斗开始时,韩信只留下一万人布阵靠近水边,面对赵军二十余万人的强力攻击,却奇迹般取得胜利。当有人质疑他的战术时,韩信解释说:“这是按照兵法‘陷之死地而后生’和‘置之亡地而后存’来操作。”他并没有要求士兵们彼此之间合作,而是鼓励他们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即所谓“人人自为战”。
同样,《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记录也提到了类似的场景。在建安九年的秋季,当袁尚回救邺城时,一些将领认为这是一种撤退,是因为人们已经开始互相排挤,不再团结合作(即"人自为战"),因此建议避免这种情况。但实际上,这只是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竞争和孤立自己。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各自为战”的原始意义并不是现代常用的一种单打独斗或者完全无视他人的概念,而是更接近一种竞争状态,每个人都在努力求生。这正反映出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权力和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的正常反应:个体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采取各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