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建安元年(196年),当时孙策未有子嗣,于是请求丹阳故鄣人朱治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养子。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姓朱。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战后,与潘璋在临沮截击关羽,并擒杀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加封西安乡侯。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以围城六月之久,但被坚守不出的朱然所阻。之后,他又率军破敌两个营,是此战中唯一成功抵抗魏军的人物,因此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龙元年(229年),他拜车骑将军、右护军,又领兖州牧。不久,因为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所以撤去兖州牧一职。他还多次参与对外战争,如围攻樊城和柤中的战斗,都取得了胜利。
备受礼遇
赤乌十七年的某一年,当时群臣纷纷上表祝贺他的凯旋归来,而他之前已经向太傅提出过自己的愿望,即希望能得到更多荣誉和责任。在这之后,他被授予左大司马、右军师的大官,并且成为大督,将全局性的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因为那时候陆逊已去世,只剩下他一人仍活跃于朝堂上,因此待遇极其隆重。不过,他很快就因病而卧床不起,最终在赤乌十二年的某个春天去世了,这让整个国家都感到非常悲痛。他留下的遗产包括他的儿子施绩,也就是著名的三国时代文人范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