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当代武侠小说,很多人习惯上将“金古梁”并列。不过,如果将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做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此二人的作品的风格有着很大差异。古龙的小说几乎完全以江湖的视角来叙事,以《三少爷的剑》为例,我们很难看出这个故事发生于什么时代,但金庸的大部分作品,都存在强烈的时代感——比如《射雕三部曲》就是典型。
两位大师知识结构不同,擅长领域不同,从而导致作品风格不同——金庸的作品特点在于厚重,尤其是《射雕三部曲》,会勾起人的家国情怀——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成为许多武侠小说爱好者共同的价值观。而古龙的作品特点在于灵巧——古龙通过巧妙而又大胆构思,尤其是在心灵活动、情感描述方面,赢得了无数读者。
也因为二人的侧重点不同,在为故事中的人物取名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有人认为古龙善于给男子起名字,而金庸则擅长给女子取名字。古龙所起男名确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且印象深刻:比如李寻欢、律香川,以及西门吹雪等等。这些建议充满了浓厚的情境背景,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而金庸所起女名则让人感到诗意盎然、引经据典:比如木婉清,其名字源自《诗经》,或程灵素,其名字源自《黄帝内经》。这些创意丰富、蕴含深意,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诠释。
因此很多读者喜欢做一番比较:那就是谁更擅长取名字?个人感觉,这个问题让人感到颇为难以回答。这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心智较量。在探讨这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比如就像探讨武功高下一样,有些事情并不那么容易用简单的话语去衡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理解方式。
同样,不论是考察文字表达还是审美趣味,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偏好和评价标准。但无疑,对于那些热衷于文学艺术的人来说,无论是哪一种风格,都能带来极大的阅读乐趣与欣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