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乃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 天 之道也”,“诚”即是 “ 天 道”,只要能够扩展 “ 天 道德 性”,就会达到 “ 天 道 人 性 物 性 和整个自然界 和整个社会 的合 一。
孟子更以简练语言概括了 “ 天 人 合 一”的思想: “ 尽 其 心 者 知 其 性 也 ;知 其 性 则 知 天 矣。”( 《孟子・ 尽心》)“ 性 ” 即 人 固 有 的 仁 義 礼 智,植 根 于 “ 心 ”,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性能知其",“性能知"便可知 " 能 力 之 理 " 贵善,因此心、性的通于一人而融为同源。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 " 天 人 合 一”。道家的 " 道 ",同儒家的 " 天 "一样,都都是宇宙本体,只不过道家更重视人们与自然之间和谐。老子的这段话表达了这种认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数曰六,一名未极,其元曰太极。”
西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朝政改革,这个时代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哲学命题 —— 以董仲舒提出的:" 宗法相安,不变乱,以顺应世运变化而不失根本原则,在政治经济生活中推广应用 ' 法 ' 以实现社会秩序稳定。这就是他的宗法观。
宋明理学使儒家学说更加哲理化。在这里,本体论、认识论价值伦都以良知或吾心为源头基点进行思考,使得"良知"成为了宇宙本质的一部分,是所有事象存在的一种形式或状态,也是我们内心深处坚守的一种信仰。
王守仁认为,无外乎四个无:无外无我,无外无他,无外无事,无外无法。他认为'良知'既是造化精灵也是万物主宰,又是'至善'及学问根基。在这里,他从'良知'出发,对于人的各种关系进行思考,比如人的关系对于其他生命对于世界对于历史等等,他把这些看作一种整个人类共同的情感或者意识,这种情感或意识被称作‘良知识’。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整合,使得人类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建立起一种全面的世界观,从而指导自己如何去生活如何去行动。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心智活动,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理解自己的内在,还要理解其他生命,以及整个世界,并且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把这种思想称作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成就之一,因为它试图用最简单直接的话语来表达复杂深刻的人类经验,同时也试图用最接近真理的话语来指导人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