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当代武侠小说,很多人习惯上将“金古梁”并列。不过,如果将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做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此二人的作品的风格有着很大差异。古龙的小说几乎完全以江湖的视角来叙事,以《三少爷的剑》为例,我们很难看出这个故事发生于什么时代,但金庸的大部分作品,都存在强烈的时代感——比如《射雕三部曲》就是典型。
两位大师知识结构不同,擅长领域不同,从而导致作品风格不同——金庸的作品特点在于厚重,尤其是《射雕三部曲》,会勾起人的家国情怀——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成为许多武侠小说爱好者共同的价值观。而古龙的作品特点在于灵巧——古龙通过巧妙而又大胆构思,尤其是在心灵活动、情感描述方面,赢得了无数读者。
也因为二人的侧重点不同,在为故事中的人物取名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有人认为古龙善于给男子起名字,而金庸则擅长给女子取名字。古龙所起男名确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且印象深刻:比如李寻欢、律香川,以及西门吹雪等等。这些建议充满了浓厚的情境气息,让每个字都显得那么生动活泼。
而金庸所起女名则让人感到诗情画意、引经据典:比如木婉清,这个名字来源于《诗经》的韵味;或者程灵素,这个名字来自《黄帝内经》,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文化意义。这些名字不仅美丽,而且传达了一种文化底蕴,使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悠远的声音回响。
因此很多读者喜欢做一番比较:那就是谁更擅长取名字? 个人感觉,这其实是一种另类的问题,就像武林中的高手相较,一般难以评定高下,因为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独特的地方。这就像是两位武林高手洪七公和黄药师,他们各自掌握不同的招式与秘籍,不同的人可能对他们评价不尽相同。
同样,对人物命名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偏好,有些人喜欢那些精进刚猛,如同山水间行走一般深沉稳重;有些人却更偏向轻盈灵巧,如流水般随性自由。在这场关于命名艺术的大赛中,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能触动人们的心弦,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与故事共鸣。
因此,我觉得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