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百集探秘:罗马帝国之覆灭,元老院与人民共存的历史疑问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公元前509年至前27年,它经历了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但是随着斯巴达克起义的爆发,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从前27年到192年为止,是被称作“帝国”的早期时期,而后面的193年到476年的时间,被称作“后期”。
在这段时间里,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并被授予“奥古斯都”这一尊贵称号,这标志着共和国的事实上已经由一个帝制国家所取代。五贤帝时代(96-180)使得国家稳定、经济繁荣,但三世纪危机导致内部问题和外部威胁,使得帝国逐渐衰落。
通货膨胀:罗马帝国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皇帝征战、贵族奢侈以及商人的哄抬价格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败。但实际上,即便这些因素对其崩溃有所影响,却不应忽视通货膨胀这个关键因素。
在没有纸币的情况下,金银币是唯一流通媒介。恺撒发行高纯度金币安瑞尔斯,对于稳定货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在扩张战争和行政开支增加的情况下,加上贵族挥霍无度和皇帝为了赢得民心而进行的大规模馈赠,不断增加政府开销迫使政府采取滥发货币的手段。
通过降低金银含量来制造更多货币,最终导致物价飞涨,小麦价格翻倍。而商业活动受阻,工资不稳定,最终造成社会动荡。这一系列事件最终推向了一场不可挽回的地球末日——即东西两部分分裂,以及西方最后完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