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马帝国概述
罗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前509年—前27年),但自从斯巴达克起义以后,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
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476年)两个阶段。
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建立元首制,罗马共和国事实上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帝国前期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前27年—68年)、弗拉维王朝(69年—96年),至安敦尼王朝(96年—1922)五贤帝时代(96-180AD)达到全盛,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这段时期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2、通货膨胀是东西两部分合并前的原因?
说起东西两部分合并后的衰败,人们常常归结于皇帝的穷兵黩武、四处征战;贵族的穷奢极欲、腐化堕落;甚至是商人的哄抬物价、扰乱市场。这些固然渐渐销蚀了古罗馬的光荣,使它难免灭亡的命运,但古羅馬帝國衰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通貨膨脹,却少有人了解。其实,就连東西兩部份合並前的最後一刻,都有過一次嚴重的地面盈餘危機,這也無疑地推動了最終滅亡的一步。
古羅馬沒有紙幣,只使用金銀幣。公元59/50年代初,由於恺撒之手下的貨幣政策改革,比如發行金币“安瑞尔斯”,這種純度高且穩定的貨幣使得當時商業繁榮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此之前與之後數個世紀裡,全盛狀態下經濟與軍事力量得到顯著增強,並對外擴張尋求更多資源以維持這種情況,但隨著時間推移及開支增加,這些開支成為政府沉重負擔之一。
通貨膨脹導致價格上升,以及貿易活動中逐漸出現不確定性,這一切對於一個依賴農產品供應來維持生活的人民群體而言,是極為嚴峻的事實。此外,一旦政府因為支付庞大开支而滥发货币,那么钱币本身就失去了价值,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崩溃。这一过程在许多其他国家也发生过,如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教训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