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二不休:张光晟的悲剧与反思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英雄豪杰,他们以身许国、以命换荣。唐代的一位将领张光晟,他的故事也许会让人感慨万千。在他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一段曲折离奇的时期,那是关于“一不作,二不休”的始末。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一位名叫王思礼的大将军,在一次交战中遭遇危机。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名普通骑兵张光晟,将自己的坐骑借给了王思礼,使他脱险。这份救命之恩,并未被忘记,当时朝廷官员王思礼见识了张光晟忠勇双全,便推荐他为自己部下,从此,他官运亨通。
然而,在建中三年(782年),四镇节度使联合叛逆,与朝廷对峙,而淮西李希烈更自称楚帝,与四镇勾结。德宗准备调泾原兵马前线平叛,但士兵因供应糙米素菜而哗变,最终导致德宗逃至奉天。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
朱滔自称冀赵魏齐五王,与李希烈勾结反叛。此时朱滔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依附朱酢做其手下的节度使。他出师失利后退回到长安,不久又改国号为汉,被封宰相。
但随着唐军将领李晟等人的接近和攻势日益强大,朱酢知道局势已成难题,便让五千精兵交由张光晟抵御。当夜间,张心悼恨当初背叛德宗,对现在的情形深感悔意,因此暗中与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而李 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正是在这样的内应下,加上外援力量,再次进逼长安城下。
待到朱酢逃离后,张光晟能够率残部投降于李 晚,无奈的是,由于事态已经发展至此,只能向朝廷求情减罪。但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命运,只好眼睁睁看着同样忠诚的人物被处决。在临死前,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不作二不休”并非简单地表达行动力或坚持己见,而是一种深刻的心理状态,也是对自身行为选择后的深刻反省。在历史的浪潮面前,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时代洪流中的棋子,不论是功高盖世还是默默无闻,都有可能在风雨飘摇之间迷失方向,最终走向悲剧性的结束。而对于那些如同浮云般短暂出现又即将消散的人们来说,更应该警醒自己,让这段经历成为一种教训,以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