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名人李维桢简介晚明大臣文学家文坛领军与学术巨匠

山东历史名人李维桢简介,晚明大臣、文学家,文坛领军与学术巨匠。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湖北京山人。生平历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五任皇帝。进士及第后由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参与修纂《穆宗实录》,晋升修撰。

官至陕西右参议、提学副使,又任浙江按察使布政使河西兵备督理,在京外做官宦海浮沉近三十年。天启初年以布政使之职居家赋闲,并被召为南京太仆卿旋改太常卿,再次因董其昌推荐,被召为礼部右侍郎后进南京礼部尚书。在文坛上,他博闻强记,与同馆宿耆许穆齐名,当时馆中有俗语:记不得,问老许;做不得,问小李。

他位高爵显,但为人平易阔达,有求必应,以至于门人乘机受取富贾金钱代为求李手笔。他在诗词方面尤擅长七言古诗律诗绝句,每天都有人前往请教。他撰写的碑文题辞几乎遍及海内,是晚明著名文学家文坛领军人物,其传世作品在《四库全书》中载有《大泌山房集》134卷,《史通评释》,集诗6卷杂文128卷。

他的尊卑观迥异于当时封建官场的旧秩序旧观念,对良商善贾并不歧视,有开明的思想折射出重商在晚明开始形成充满新的人文气息。他对家乡深厚感情,可见于署名文中的云杜或南新市称谓。在现代文学研究者看来,他是继王世贞汪道昆之后的七子派盟主,被视作继王世贞汪道昆之后的七子派盟主后五子之首。而惟楚有材这一词汇源自元代方回著《桐江续集》,经王世贞等人的引用宣扬,最终成为一种共识,不仅是文学词汇也是观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