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南宋第三位皇帝,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宋孝宗藩邸。
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
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以次年的元号为绍熙元一年,是为宋光宗。在其统治期间,他“宫闱妒悍”,对朝政失去控制,由李凤娘等宠妃掌握大权,这导致了朝廷的混乱和衰败。
随着病情的恶化和心理问题的加剧,加上内外交困,最终在庆元六年的八月辛卯日驾崩于寿康宫。享壽五十四岁,被谥号为宪仁圣哲慈孝皇帝,并被尊称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历史评价中,有脱脱等认为:“光宗幼有令闻,但逮其即位,则总权纲屏嬖幸薄赋缓刑见于绍熙初政宜若可取。”而王夫之则认为:“虽闇,其于唐高犹在层累之下也。”
此外,还有轶事如他喜爱侍姬黄氏,即位后晋贵妃,对她宠爱至极,而这也引起了李后的嫉妒心,使得黄贵妃遭到杀害。此事件严重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这段历史也展示了一个脆弱君主如何被内部政治斗争所摧毁,以及一个女性如何通过她的智谋与美貌来支配男性世界。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李凤娘作为一名女性,在那个男权社会中,她依靠她的美貌和智慧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并且几乎完全掌控了朝政,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