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九年,宋太宗赵光义终于登上了帝位。他在即位后不久,便开始大幅度地提拔和重用他的三弟赵廷美,以及侄子赵德昭、赵德芳,还广泛赏赐朝中宰相和高级官员,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然而,这种行为也让人怀疑他是否有意为皇位杀害亲人。据说,这一切可能源于太平兴国四年发生的一场意外事件。在那次北伐战争中,赵光义在高梁河战役中受伤逃跑时,有将领竟然想要立他的侄子为帝,但最终未能成功。
这一事件使得赵光义深感兄弟间的威胁,他曾经说过:“外患不如内忧难以预防”,表明了他对内政的担忧。随后,他指派柴禹锡告发秦王赵廷美谋反,并请示故相赵普如何处理这件事。尽管宋太宗没有直接采纳他的建议,但这已经足够让人们知道,未来对于任何潜在威胁都是准备好的。
而当年的冯瓒被罢相并流放海岛的事迹,也似乎暗示着宋太宗并不喜欢心狠手辣的人物。但当需要打击自己弟弟时,宋太宗却选择了那个心狠手辣的老臣——赵普。通过编造“金匮之盟”的故事,仿佛解除了所有关于皇位继承权的问题,使得秦王 Zhao Tingming 最终被降职并流放至房州安置,最终因忧愁而死去。这一系列事件展现了一个家族内部的残酷斗争,以及一个帝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