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谛听的来历与外貌形态

谛听,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通灵神兽,以善于听人心而著称。它原身是一条白犬,象征着忠诚不二之心。在佛教中,谛听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其形态经过神化,集众瑞象而成为具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

据说,在唐朝开元末年,一位名叫金乔觉的新罗王子携带一只白犬浮海来华,并削发为僧。白犬伴随金乔觉共苦修了75载,不仅在生活中帮助他逢凶化吉,也在金乔觉坐化后继续守护其遗体。当金乔觉尸身开缸时,众人发现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应化,因此建寺并请供奉这只白犬。这只神犬也因是金乔觉的信物和护身之物,被尊称为神犬谛听。

民间传说,谛听具有“九气”,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锐气、运气、高尚之力和坚定不移之志。人们相信沾上谛听的“灵气”能使家运昌隆和基业常青;孩子们带上它则能屈壮成长,大智大勇;成年人带着它则能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在佛理中,“地”代表心地,而“地聽”(或譯為「諦聽」)指的是用心聆聽真實佛理。而根据《诗经·隰桑》的记载:“中心藏之,何日忘 之。”以此来表示心地之法要。

总结来说,“独角表公断力,如《论语》中孔子认为子路说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狱”。龙身表吉祥,虎头表示智勇,犬耳表善听,狮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稳,以善为宝。此外,这个故事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历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忠诚与保护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界及动物的一种敬畏与爱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