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二世与中国朝代年份表英国国王在社会的足迹

乔治二世的故事与中国朝代年份表:英国国王在社会的足迹

1727年6月11日,不受待见的乔治一世终于死在了汉诺威。当这个消息传到身在英国的王储威尔士王子耳中时,他竟勃然大怒,认为这是一个弥天大谎。此时的威尔士王子已久不染指政事了,10年前,他和父亲乔治一世彻底撕破了脸皮,打那以后便和妻子卡罗琳从圣詹姆斯宫搬到了莱斯特府。

王子继承了王位,即乔治二世(George II of Great Britain),随后决定留在英国而不是前往汉诺威参加父亲的葬礼,与此同时还压制了乔治一世企图分离汉诺威与英格兰的遗嘱。人们认为这是新王对英国喜爱的表现,但究竟其初心如何,我们却不得而知。

如同他父亲,乔治二世出生于汉诺威,接受德式教育。但不同于他爹,乔治二世即位时,已经对英国情况有了足够了解。1714年,当30岁的乔治二世随同父亲跋山涉水来到英国时,他勤奋好学,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热衷于政事,在人民中颇有威望。

但这一次,他们又失望了。乔治二世即位后依旧把大部分政事交由英国议会处理,被称为“老是缺勤的国王”。出生于汉诺威并生活30年的德国文化深深扎根在他的灵魂里。他对汉诺威关切远远超过英格兰,有人甚至说为了汉诺维他不惜舍弃英格兰利益。

1745年夏,一场叛乱爆发,让他不得不赶回并派儿子坎伯兰公爵任抗敌总指挥,这次危机才被平息。在1755年的七年战争期间,当面临严峻形势时,他再次返回汉诺威,而当1760年10月25日去世前,他留下的话语:“我老了,不要回去受那该死议会耍弄。”

尽管如此,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想起,那些曾经统领着广袤土地、管理着庞大人民的人们,其背后的故事往往比他们所做的事情更加复杂多变。而历史上的每一步,都像是织入了一幅绚烂多彩、复杂纠缠的地缘政治画卷,其中包含着权力的游戏、民族间的情感纽带,以及时代背景下的个人选择与牺牲。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