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彝族聚居地,农历四月上、中旬的节日——跳公节或称跳弓节,将会掀起一阵欢声笑语。关于这一盛事的来历,有两种流传已久的说法:一则是关于祖先金竹救命的故事,一则是九公首领逃难于金竹林之谜。
据第一种传说,彝族祖先在一次被敌人围困的战役中,用竹子制造了箭矢,最终以智慧击败了敌人。这场胜利后,族人们庆祝不已,变成了一年一度隆重的节日。第二种传说讲述的是九公率部出征时,在一次失利后,被迫躲避于一片金竹林。当敌军乱箭射来,金竹形成天然屏障保护他们,而他们点燃竹叶迷惑敌人,使得对方误以为有妖术,便退走了。
回乡后的九公为了纪念这次奇迹,用农历四月种下了一丛金竹,以示感恩,并将这一习俗世代相传至今。跳公节主要由祭神、歌舞等活动组成,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还包含三天才结束。一开始,全村男女老少都要着装整齐,由毕摩(巫师)宣讲祖先英勇事迹,然后进行祭拜仪式。
随后大家饮酒唱歌,与铜鼓葫芦丝共鸣,围绕着那株代表安康与生机的小小金竹丛,用特定的舞蹈步伐表达对祖辈英勇精神的敬仰。在这个过程中,每家每户都会摆放美味食品,让大家边吃边舞,加上毕摩念经祈祷祝福,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充满欢乐与尊重古风生活方式的人文景观。
夜幕降临时,你们青年男女便组织起来,在各家门前轮流跳舞祝福,一直到深夜狂欢不息。而第三天,即“三朝”,全村民众穿戴新衣敲响铜鼓吹奏葫芦丝,那些花伞在山间小路上摇曳轻盈,他们携手游走山间,小径尽显自然之美,也演绎出了最纯粹的情感交流。
当所有宾客告别并离去之后,全村能干之人必须立即投入劳作,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这段时间里,不仅展现了彝族信仰和习俗,更体现了其心理特征,是一种融合宗教、民间文化、体育竞技和游戏元素于一身的独特盛典,它既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次珍贵回顾,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融合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