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只有慈禧才有老佛爷之称,其他太后并无此称。1861年11月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发动宫廷,实行垂帘听政以后,宫廷中便以“老佛爷”相称。这一称号的由来颇具趣味和深意。据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慈禧太后对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经常进行拜佛坐禅,并且曾用内监李莲英为善财、李姊为龙女,用西法照一极大相悬于寝殿,使得宫中人们都呼她为老佛爷。而另一种说法是,这个称号是由李莲英给她的,他恭维慈禧说她就好象是佛爷一样,从而使这个尊贵的名号流传开来。
然而,不少历史学家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老佛爷”的称号不是独属于慈禧的,而是在清朝历代皇帝中普遍存在。原来,在清朝皇帝除了各自的庙号、谥号、尊号外,还有一种特有的尊语,即“满柱”,源自女真族首领的传统称谓。在女真族中,“满柱”意味着吉祥与福祉,因此当清朝建立时,将其翻译成汉语,便成了“老 佛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清朝历代皇帝身上都能找到“老 佛爷”的影子。
因此,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正视历史文献中的多重解读,并寻找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地理位置,以免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