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去世后,其大儿子郑庄公继位。然而,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因偏爱母亲姜氏的支持,积极扩展自己的封地,并准备夺取王位。祭仲劝庄公早作安排,但庄公却引用“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古训,不以为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叔段势力日益壮大,他控制了郑国西北部边境,并修筑城池、屯田积兵,还使其母亲姜氏里应外合攻下郑都。面对这种情况,庄公趁机出奇兵攻击共叔段的巢穴,而长久受压迫的农民们也加入了战斗,最终导致共叔段失败逃亡。而庄公追击至最后,使得共叔段无路可走。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是如何被历史证明的一种:当一个人或一方不断进行非正义的事情时,最终将会因为自己的恶行而遭到报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做坏事干多了最终自己找死的一个典型例证。在处理国家政务和解决内部矛盾时,我们应该更加警觉,不要像过去那样任由不义之风蔓延,最终导致自身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