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如同一位英雄般铭记在心不断提醒我们过错终将被揭露

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段关于兄弟间争权夺利的故事。郑武公去世后,他的大儿子庄公继承了王位,而他的弟弟共叔段则因为得到了母亲姜氏的偏爱和支持,所以他积极地扩大自己的势力,并试图夺取王位。

当时,祭仲是庄公的大臣之一,他意识到共叔段的威胁越来越大,便劝说庄公要早做准备,以防止被篡位。但是庄公却坚持用“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成语来回应祭仲,这句话出自先秦时代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的记载,用以警示那些滥用权力的人最终会因自己的不义行为而招致灭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叔段确实在不断地扩张其势力,将郑国西北部边境的一些地区纳入自己的控制,还在这些地方修建城池、屯田积兵,并且让母亲姜氏参与其中,她也从中牟取利益。这种情况下,不仅农民们受到了压迫,他们也开始反抗,最终导致共叔段兵败逃跑,而庄公则趁机出击追杀,最终使得共叔段无路可走。这整个事件充分证明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即如果一个国家或个人长期进行非法或不正当的事情,那么最终一定会遭受到惩罚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