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本作“与狐谋皮”。语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续范亭《学习漫谈》:“现在想起来,实际上是做了三十年与虎谋皮的事,几乎被虎吃了。”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
与虎谋皮的人生场景:
春秋末期,有个鲁国的大夫叫孔子,他非常有才华,被人们尊称为“千里之外”的智者。他不仅擅长治国,还能用言辞感动人心。在那个时代,对于孔子的评价很高,所以当时鲁国的君主想要让孔子担任司寇——掌管国家政务。但是,这个决定却引起了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
在那个时候,由于朝廷中的卿大夫们对孔子的提拔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失去自己的地位,因此反对这个提议。为了阻止这一计划,他们开始散布谣言,说孔子不适合这份职务。这就是说,与那些即将失去权力的卿大夫们商议此事,就像是在向狐狸讨取它们珍贵的狐毛一样,不可能得到什么好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臣左丘明建议鲁国君主不要直接向这些反对派寻求支持,而应该直接拜托孔子,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他们之间产生矛盾。而且,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一步骤,那么无论如何也会有人站出来支持他。
鲁定的君王听从了左丘明的话,并最终决定直接封授给孔子司寇之职,让他行宰相之权。这一行动极大地加强了他的政治地位,并帮助提升了整个国家的地位,使得鲁国威震天下诸侯。
这个故事传递出了一个深刻的人际交往和政治策略的问题,即当我们面临困难或者需要别人的支持时,我们应当选择正确的人来作为合作伙伴或顾问,以便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而不是尝试通过错误的人手段来实现目的,这样只会徒劳无功,最终导致失败和挫败感。
从古至今,“与虎谋皮”成语一直流传至今,它警示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人,将不会因为过分自信而忽视周围环境,从而遭遇失败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