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口诀最全乐不思蜀蜀道难而长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而后主刘禅却显得喜悦无比。司马昭令蜀人扮演蜀乐,表演于前,蜀官们都泪流满面,只有刘禅笑容灿烂。酒至半酣时,司马昭对贾充说:“人的常情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诸葛亮在世,也难以辅助之久全,更何况姜维呢?”接着,他问刘禅:“你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回答说:“这里的生活太快乐,我一点都不想念蜀国。”这便是“乐不思蜀”的典故,它源自三国时期的洛阳。

当年魏军入侵蜀地,将其最后一位皇帝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并赐予住宅和用度,还给了他一百名僮婢。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刘禅特意向司马昭致谢,因此被邀请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在音乐中,当他们奏起了来自蜀地的旋律时,那些曾经忠心耿耿的旧臣们,不禁悲从中来,他们眼眶湿润,一边流泪一边回忆起那片已失去的家园。而站在他们中间的是一个似乎麻木不仁、嬉笑自若的人——即将丢弃一切荣耀与责任的最后一位汉室君王。

谷正见此情景,便私下里提醒他说:“陛下,如果 司马昭再次询问,你就哭着回答:‘先人的坟墓远在我所未踏之处——那遥远而美丽的地方。我每天都渴望能回到那里,为我的祖宗复仇!’这样做,就能让您重新获得归途。” 刘禅记住了他的话。当酒精开始作用的时候,司马昭又一次提出问题,而刘禅立刻模仿出谷正的话,但他的眼神却透露出无奈与绝望。他努力想要哭泣,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这时候,大臣们纷纷开怀大笑,而这一幕成为了历史上令人捧腹又令人唏嘘的一段佳话。

从此之后,由于他表现出的老实和诚恳态度,没有人再怀疑过他的忠诚性格。所以,他就在洛阳城内安稳地度过了余生,这个故事也随着时间被传唱开来,被人们称作“乐不思乡”或“忘本忘根”,用来形容那些因为新环境中的快乐而忽视了对过去的地方深切怀念的情绪。此刻,这个典故还在我们的心头留下了一道永恒印记,让我们思考,在追求幸福与安全之间,我们该如何平衡自己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