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末主刘禅在投降魏国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是令乐队演奏魏国的乐曲,以此来提振士气。蜀汉官员们看到这些,只能不禁感伤,而刘禅却显得格外开心。司马昭为了更好地表演,便命令蜀汉的人扮作自己国家的乐师来演奏,这时所有的蜀汉官员都无法抑制泪水。而刘禅则笑容满面,不为所动。当酒席进行到一半,司马昭对贾充说:“人之常情到了这个程度,即便有诸葛亮这样的英才也难以长久地保全一个国家,更何况姜维。”随后,他问刘禅:“你是否经常想念蜀汉?”刘禅回答说:“这里面的确很快乐,我并不想念那里。”这就产生了“乐不思蜀”的典故,它源自三国时期洛阳城。
当时魏军入侵益州,刘禅被迫投降,被送往洛阳。他被封为安乐公,并且得到了一套住宅,每月领取一定的生活费,还有一百名僮仆和婢女作为陪伴。在表达感激之意的时候, 刘禅特意亲自前往司马昭家拜访。于是,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 司马昭专门安排了歌舞等活动来助兴。当他们开始演奏来自蜀地的地方曲子时,那些曾经效忠于蜀汉的人们的心中涌现出了对于失去祖国、家园破碎的情感,他们个个落泪。但是,对于这一切局势变化无物的刘禅,却表现出一种麻木不仁或许是过度适应,使他能够在这种悲伤的情况下保持镇定和愉悦。
谷正注意到他的君主如此冷漠,就私下里给予了他一些建议:“陛下,当司马昭再次询问您的思念之情时,您应当假装悲痛地说:‘我每天都在想念那些位于远方的先人的坟墓啊!’这样的话语若由您发声,一定能打动司마昭,让您回归故土。” 刘禅记住了这些话。
酒至酩酊大醉之后,当司马昭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时, 刘 禁按照谷正提供的一些建议回答道,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无奈与绝望。这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因为这似乎并非出自本心。但即使如此,这场戏码还是成功展现了一种奇妙而又微妙的情绪转变,从而揭示出人们在逆境中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这段故事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令人捧腹但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