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末期,鲁定公意识到孔子的影响力极为巨大,于是计划与卿大夫商议让孔子担任司寇一职,以便管理鲁国的朝政。左丘明对此提出警告:“国君,您需深思!如果孔子当了司寇,那些卿大夫将失去权力。既然如此,您想与这些人商量又能有什么结果呢?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一定会说孔子的坏话,为他出任司寇设置障碍。”
这段故事引出了成语“与虎谋皮”,源自古代的一则寓言。在这个故事中,一个人想要做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便上山找狐狸商量,却被狐狸们拒绝。这个人不满意,就转而请求羊群提供肉来祭祀祖宗,但羊群也逃之夭夭。最终,这个人十年未能制作完一件裘皮大衣,五年未能完成一次祭祀。
这则故事教导我们,当你试图从那些可能对你有害的人那里获得好处时,你很可能会失败,因为这种行为本质上是自欺欺人、徒劳无功的。这就是“与虎谋皮”的含义,它比喻跟所求之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
后来,“与狐谋皮”被改为“与虎谋皮”,成为了一句谚语,用以形容那些枉费心机、行事不切实际的情况。在《太平御览》中,有这样一句话:“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这表明,“与虎谋皮”这一成语已经存在于较早的时候,并且用来形容类似的行为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继续流传开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比如在文学作品和日常对话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例如,在续范亭《学习漫谈》中的描述:“实际上是做了三十年~的事,几乎被虎吃了。”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古老的故事中学到许多智慧,无论是在政治斗争还是日常交际中,都应该避免那种无法达到的目标,即使看似理想却不可实现的情境。“ 与虎谋皮”提醒我们,要诚实地面对现实,不要执迷不悟地追求那些根本办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