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末主刘禅在投降魏国后,司马昭设宴款待他。首先,他们在前厅表演了一场魏国的乐舞,这让蜀汉的官员们深感悲伤,只有刘禅却显得格外开心。司马昭命令蜀汉人模仿他们自己的乐舞表演,结果那些官员们都被情绪所打败,而刘禅则显得无比自在。他笑容灿烂地与宾客们共饮佳酿,直到酒精开始影响他们时,司马昭转向贾充说:“人们总是这样做,即使是诸葛亮也难以长久保持这一状态,更不用说姜维了。”随后,他问刘禅:“你是否常想念蜀地?”但当他回答:“这里的生活太快乐,我一点都不想念蜀地,”的时候,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态度。
这个故事便成为了“乐不思蜀”的典故,它源于三国时期洛阳的一段往事。在那时候,魏军入侵了蜀汉,一年多之后,刘备的儿子和继承者、后主刘禅最终投降,被送往洛阳。在那里,他被封为安乐公,并获得了一个住宅、一笔月费和一百名仆从。这份恩惠令他感到非常感激,便特意前往司马昭家致谢。作为回报,司마昭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在上面使用歌舞来提高气氛。当他们播放起来自蜀地的曲调时,那些曾经忠心耿耿于梁山好汉的人们不禁泪流满面。而就在这时,有人看到后主嬉笑自若,却丝毫没有悲伤的情绪,这让旁观者感到惊讶。
谷正秘密告诉刘禅,如果司马昭再次问及他的思念之情,他应该哭着回答:‘我对先人的坟墓深怀思念,每天都希望能返回我的故土!’ 刘禅记住了这番话,但当酒精开始作用于大家的心灵时,再次被询问时,他试图按照谷正的话来回答,但由于过分紧张而无法发声,只能眼巴巴看着。
最后,当事件结束并且传遍整个朝廷之后,“乐不思蜀”就成为了一个令人捧腹又不可忘怀的历史故事。这则故事展示了人们如何通过欢庆活动来掩盖内心深处的情感,以及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有人能够找到坚持自己的方式去应对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