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明朝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从1449年九月到1457年正月,总共七年。历史上的君主们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明代宗来说,这并非易事。因为他是在哥哥明英宗被瓦剌掳走后才登基的,而之前,明英宗的儿子、明代宗的侄子朱见深已经被公认为太子。
这让明代宗心里很不舒服,他在为人所嫁衣裳而忙碌,为何自己要为他人做嫁衣裳?然而,要更换储君并不轻松,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人出来提议。这时,就在明代宗焦急万分之时,太监王诚等人看出了他的心思,他们提醒说,只要能够掌控最高决策机构——内阁,那么事情就容易解决了。
明代宗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因此出钱大赏阁臣们,以期他们能提出换太子的想法。但尽管接受了赏赐,无论是谁都没有敢于冒险提出这样的建议。在臣子的眼中,明代宗只是一个临时顶替的人,将来还需要把皇位归还给明英宗一脉,只有坚守这一点的人才能算得上忠臣。
就在此刻,一名因罪入狱但为了保命而向朝廷呈奏请求易储的大臣出现了。他表达了对储君位置的改变愿望,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讨论。司礼监兴安拿出准备好的奏疏,让大臣们签字,并强调:“此事今不可已,不肯者不用签名,尚何迟疑之有?”随着91个文武大臣纷纷签署同意意见,从程序上易储便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接着,由于这些支持易储的大臣,都获得了加官晋爵和实惠,所以他们也都成为了一方势力。在景泰三年五月初二日,即1452年的5月初二日,明代宗废除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将其改封沂王,并册封自己的儿子为新任太子。至此,便完成了一次顺利且平稳地东宫易储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大批文武百官和军校、勇士、力士以及厨役也都获得了一定的奖励,而内阁大臣则受到更多赞赏与奖励。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加上大量财物和荣誉的大量分配,最终使得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几乎都是赢家,只有当时失势的是那两个人——即未来的成化帝及其父亲朱见深父子的命运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