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资料中的童子服双紒四衫勒帛采履乃是古代儿童穿戴的奇异装束如同天使般的模样让人不禁赞叹这段历史

在中国历史资料中,朱子被誉为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古代,冠礼是男子重要仪式之一,服饰礼器都有严格要求。宋代士庶冠礼概况中,司马光简化了《仪礼·士冠礼》,制定了冠礼仪式,并将其载于《书仪》。他规定男子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未有期以上丧,可以行冠礼。此外,他根据当时习俗,将三加之冠进行变通。

朱子的《家礼》继承了司马光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规定为十五至二十岁,并提出了关于学识方面的要求。他认为,如果儿童能够通晓《孝经》、《论语》,并略知禮義之方,那么他们可以在这个年龄段接受冠禮,这样做就显得非常完美。

在朱子的《家礼·冠禮》中,对于童子服装也有详细说明:双紒四衫、勒帛、采履。这里的双紒指的是两个发髻,一般绘作左右两个发髻,也有的认为是将发髻做成两个环,用朱红色锦绦扎系,这叫“紒”。还有其他几种孩子头上的装饰,如留前发及两侧发,其余剃去称为“鹁角”。

宋代还有一种穿着方式叫“偏顶”,即只留钱大(一撮头发)偏左侧;还有留在顶前的束以彩缯称为“鹁角”。童子衣一般叫采衣,用缁布制成,上面带有锦缘,而鞋子则是采履。但到了明代,则使用白色的鞋子。

初加时穿的是缁布帽和深衣、大带、纳履;再加时则换成了帽子和皂衫、革带、系鞋;而三加时则是幞头和公服、革带、纳靴或襕衫。幞头又名折上巾,有漆和纱两种,是一种棱角分明的帽状物品,上身着公服与现代军官服装相似,而下摆部分也会附带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