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服双纽四衫勒帛采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现社会时尚变迁

提到儒学,就不可能会忘记朱子,他是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代研究儒学知识少不得要研究朱家的资料。在古代冠礼是男子的重要仪式,服饰礼器都是有要求的。宋代士庶冠礼概况北宋,司马光将《仪礼·士冠礼》加以简化,制定了冠礼的仪式。仪式载于其《书仪》之中,规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期以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他还根据当时的生活习俗,将三加之冠作了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朱子家礼》沿用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规定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并从学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经》、《论语》,粗知礼义之方,然后冠之,这样才算得上美。” 《朱子家禮·冠禮》中详细介绍了各个阶段所需的服饰和装备:

(1)童子的装扮包括双紒四衫、勒帛、采履。双紒指的是左右两个发髻或两环发髻,用红色锦绦扎系;童子的衣物通常称为采衣,以深蓝色的布料制作,有时带有锦边;鞋叫做采履,在明朝可能会用白色。

(2)初级阶段:穿缁布裙和深衣、大带、纳履。这时候也常见使用幅巾取代缁布裙。

(3)再级阶段:着皂衫、革带、系鞋。帽子可以是纱帽或绉纱帽,而衣服则是一种类似直裰的大衫,也许在明朝改为襕衫,是一种圆领长袖连衣裙。

(4)最高级别:戴幞头,上身穿公服配革带和靴,以及执笏。在晚年的中国历史中,无论是在清朝还是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形象仍然被保留下来作为文化遗产,对我们了解过去的人们生活方式提供了宝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