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上下则礼仪乃所错。”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的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即是“道”,而这道德性的扩展便可达到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一致。
孟子更以简练的话概括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尽其心者,知其 性也;知其 性,则知 天矣”。(《孟子・尝尝),“成”的意思就是人的固有的仁义礼智,与心相连,而极力以心思考善行,便可知自己本质的人类知识及宇宙间一切事物;知道自己的本质,便能够理解宇宙间最为尊贵的事理,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要通过个人的内心世界去感悟并实践这些宇宙间最高的事理。
先秦道家的学说同样主张"五行不移"。老子的学说认为:“道生了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他还讲:“民无常喜怒哀乐,以宪于大度。”这是因为所有事都由一个原则指导,这个原则叫做"法"。庄子的哲学更进一步,从这个方面来看,他认为人类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大生命,每个人都是这个宇宙的一部分,我们的心灵被称作"精神精髓”。
西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需要加强统治力和改革朝政董仲舒提出了更加完备的理论。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遵循自然规律,那么他们就会得到幸福。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本质来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平衡。在董仲舒看来,如果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本质来生活,那么他们将会感到幸福,因为这样做符合自然规律。
宋明理学家们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他们提出的是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心灵实体——理。在程朱理学中,这种理被称为真理或正义,它是一切事物共同基础。而陆王派把这种基准移到个人的良知上,所以它成了全部知识的一个源泉。
最后,在王守仁的心学体系中,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完整且精确的地球模型。他认为地球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不断运动中的,并且他证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但他的主要贡献并不在科学领域,而是在哲学领域。在那里,他建立了一套关于人类如何认识世界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的情感系统。
总结来说,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都倡导一种对于世界秩序及其意义深刻理解,以及对于自我位置和责任感深刻认识。这使得他们构建起了一套复杂而全面的价值体系,其中包含了对自然界、社会结构以及个人角色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规定。这套价值体系帮助它们塑造出一个具有整合力的历史视角,使得它们能够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提供行动指南给那些希望找到自身定位并实现目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