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国人对武侠文化的独特偏爱时,我们需要从深厚的江湖文化沉淀入手。"武侠癖"不仅体现在书籍和电影的普及,也见诸于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要理解这一现象,必须回望江湖化过程,这一过程是武侠崇拜不可或缺的背景。
有人将其归因于对英雄崇拜,但这只是一部分真相。真正的话语界限在于“英雄”与“豪杰”的区别。前者如孙、吴、霍、卫、岳、戚、文这些拿俸禄维护正统规则的人物;后者则是宋江、晁盖等靠自己巧取豪夺,不依赖朝廷的人物。这两种类型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学传统和受众群体。
实际上,“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它只是表明了枭雄与英雄之间并非绝对界限。在放弃打家劫舍,皈依合法正统或创立正式规则之后,即便是曾经属于枭雄的一员,也可以自称为英雄。而且,只要拥有了正统,便无需再进行打家劫舍,因为可以收租派税,如刘邦朱元璋所做。
还有些解释认为这是对暴力的崇尚,但这也不是全部原因。秦始皇、成吉思汗李世民虽都是领袖但他们与武侠无关,他们是创立制度而不是江湖外行之类,而被划入武侠的是那些游离体制外实力人物,例如宋江等人。
武侠文化源于江湖,是一种拥有武功的游离体制外实力人物,其崇拜者包括道上喽啰到普罗大众。此中包含了儒教正统偶像忠义英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儒教退化后的形态——只有“武”、“义”二字,拳脚功夫加义气,是立足江湖两样法宝。
中国人的“武侠癖”源自梦境与现实互为表里的精神符号体系。当社会中的非正式规则泛滥时,就会产生更多关于流浪汉漂泊者的故事,而当正式规则松懈时,则更容易出现这样的故事流行。这背后蕴含着高深道理,如金庸小说《鹿鼎记》所揭示近代中国社会轨道非理性以及江湖化带来的荒诞性。
《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是一个飞黄腾达的小混混,他通过讲义气不择手段,最终成为康熙宠信,并逐步掌握天地会,从此黑白两道均平步青云。他的一生结局悠然享清福,这个角色设置暗喻了近代中华文明,反映了一种高度江湖化的社会伦理和价值结构,对近代秩序颠覆儒教体系提出质疑,同时也展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中隐含的情感共鸣。
总之,“老实人吃亏”,“坏人占便宜”,这是由近代秩序颂扬这种行为模式导致的问题。而金庸作品如《鹿鼎记》通过韦小宝这样一个人物,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这一问题,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一点。在这个意义上,《鹿鼎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历史解读书籍,为我们提供了解古今事变的心得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