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和水调歌头有什么关系

苏轼的《水调歌头》很出名,到现在都还被我们传唱,《水调歌头》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苏轼和弟弟的感情很深厚,有多亲厚呢?“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两人的关系可不是简单的亲厚,而是患难与共,苏轼“乌台诗案”被抓后,苏辙就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为兄赎罪。

诗人眼中的月亮,总是和旁人不同的,一轮明月可以给人无尽的希望,一钩弯月又让人怜惜新生的事物,一轮满月,又让人禁不住的思念远方的亲人,对于李白来说,举头看到明月,思念的是故乡,而对于苏轼来说,抬头看明月,思念的却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弟弟苏辙。

在苏轼23岁以后,两个人就聚少离多,最长一段时间分离7年,在这7年里,苏轼无时无刻不思念自己的弟弟,又是一年中秋夜,他面对圆月,想到月圆人不圆,按捺不住起伏的心潮,挥毫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这首诗的背景是,苏辙被贬出京,在陈州为官,过了一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得罪了王安石,王安石让人找他的罪名,他自请离京,于是到杭州任通判,这个时候,两兄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苏轼思念弟弟,就请求到弟弟的附近或是所在地为官,可是没有被同意。

又过了三年,苏辙被改到了齐州,一年后,苏轼也被调走到了密州,两人依旧是隔着千里之外,就是这段时间,苏轼一边思念着自己的亲弟,一边想着自己被外放冷遇,心中难掩愤懑之情,借着酒后酣意,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通过月亮想象的天上景象,下片描写的人间,其中首段两句就是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似简单的询问,其实郁愤之情已经跃然纸上,李白的《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也与这句有相似之处,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复杂的心情。

全诗的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豪气之情冲破云霄,显现了诗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强大,也表达了诗人乐观的精神,就算两地分隔,长久不见又能怎么样呢?只要亲人身体康建,总会有相见的一天,即使不见,明月也会把两人的心连在一起。

所以这其实是一首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词。

有趣的是,苏轼刚写完这首诗,两人相见的机会就来了,没过多久,苏轼就外知徐州,苏辙也从徐州到任上,两人有过一次100多天的相处时间,苏轼又写了一首《阳关曲·中秋作》来表达喜悦之情,一生很少写词的苏辙,同样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来纪念这次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