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武王姬发同母兄,乃周朝开国之英杰。他的母亲太姒,是夏禹后裔,有莘氏部落之女,以勤劳持家、恪守妇道著称,被尊为文母。太姒与周文王共生十子,其序列是: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管叔鲜、三子公旦、二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高祖霍叔处、中宗康叔封和季弟冉季载。据《毛诗正义》引《大戴礼》,周文王十三岁时,便生下了伯邑考;十五岁时,又有了武王。
在太姒的教诲下,伯邑考的十个兄弟自幼便养成了端庄稳重的品格,从未做出荒唐或违背常理的事。在这群兄弟中,只有武王和公旦两人的德行超凡,他们都是辅佐周文王左右手,因此尽管伯邑考是嫡长子,但最终还是被立为继承人的是武王。
当商纣王囚禁了周文 王时,伯邑考作为人质,在商朝生活。他曾担任驾车之职,为商纣 王服务。但命运悲惨地,他被烹杀并化作肉羹赐给了父亲 周 文 王。当食用那份肉羹时,尽管心知肚明,但为了国家的大局和家族荣誉,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而商纣 王讽刺地说:“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羹,还能不知其事?”这个故事至今仍让人们对历史人物产生无限敬佩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