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在中华论坛上的自然之辩

李烈钧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李烈钧,历史上评为李烈钧,历史李烈钧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华论坛上的自然之辩。

中文名:李烈钧,别名: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国籍:

1882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溪坪源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家子弟。他的父亲是参加过太平天国太平军的李骏兴,而母亲杨氏则是知书史,对他进行了严格的古文教育。从小,他就对学问和武艺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喜欢书法、击剑等活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王浚道任知县时期,由于勒索乡民缴纳历年旧欠田赋,全县民众怨声载道,激愤之下,他组织群众驱王成功。此后,他被录取入江西武备学堂,并成为吴介璋得意门生。在光绪三十年的日本留学期间,他与黄兴等共同组织了“攘白团”,反对西方帝国主义侵略。

返回中国后,他加入同盟会,在宣统元年的云南讲武堂担任教官兼兵备提调。他暗中协助同盟会云南支部长李根源在学堂和军队中宣传反清活动。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他奉命北上参观清政府秋操,但途经武汉时已知道武昌起义已经开始。他随即回到了北京,被任命为起义军重炮队司令,并迅速率领重炮队回到九江。

1911年10月23日,在九江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九江军政分府,并推举马毓宝为都督。11月初,当冯国璋派兵进攻安庆时,黎元洪急电求援,而他立即率舰西上抵达安庆,最终控制了关键地点,使冯国璋不敢越过长江,从而转危为安。这段时间里,他还被推举为五省联军总司令,使得黎元洪能稳坐中央大局。

1912年3月19日,就任江西省都督期间,大力进行改革,不仅整编部队,还接办军事学校培养干部,同时改组都督府精减人员选贤任能刷新吏治,加强地方经济发展并维护治安。此外,还限期修通铁路、河堤以促进交通与经济繁荣。通过这些措施,使得江西成为当时的一座经济文化中心。

然而,这段相对稳定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当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并准备扑灭反抗势力时,3月5日他与湖南、广东、安徽四省通电反袁,并指出袁世凯是剌杀宋教仁罪犯。这导致袁世凯免去他的职务,但他拒绝起义,因为认为这样做是不义之举。而在上海会见孙中山等人筹商讨袁事宜后,被推举为讨袅总司令,最终在湖口成立讨袅司令部,以此痛斥 袁世凯破坏共和,为全国公敌。

虽然最终未能实现讨伐,但这场斗争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1946年2月20日,在重庆病逝后,被国家予以国葬,与周恩来、董必武亲往吊唁。

最后,要说到他的个人著作,如《孙大元帅戡乱记》、《李烈钧将军自传》,都是关于其政治生活和战役经验的一些记录,也是研究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