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过年吃年糕是为了纪念我大爷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那块黄油香气四溢、软糯可口的年糕。对中国人来说,吃年糕不仅是一种美食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我家,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我的大爷,他对这份传统有着特别的情感。
听我妈说,大爷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一次偶然间品尝到了外地来的新鲜年糕。那时的他还在乡下务农,对各种粮食都了如指掌。他尝了一口,那甜而不腻、松软多汁的感觉,让他深深被吸引。后来,他就开始自己制作这种食品,并且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全村的人们。
随着时间推移,大爷的手工年糕越做越好,不仅因为他的技术熟练,也因为他始终坚持使用优质原料,无论是米面还是花生,还有那特制的大枣,都要选用最好的。大概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的一个春节里,大爷决定把自己的手工秘方带到城市去分享。当时市区里的朋友们第一次尝试到这些乡土风味的小吃,就被大爷手工年的独特风味所吸引,纷纷向他购买,这也让他的小本子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事业。
当然,在那个时代,即便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并非一帆风顺。大战期间,由于物资匮乏和运输困难,大爷不得不暂停生产。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梦想。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十个月里,他又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从零开始,用心经营,最终恢复了之前的规模。
现在,每当我们举杯干杯,或是在餐桌上切开那块金黄色的新年的礼物,我都会想到大爷。他用生命点亮了一道传统美食,将爱与智慧融入其中。我相信,只要有这样一份文化底蕴,我们这一代人也能更好地理解和继承我们的过去,同时为未来留下更多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