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们有见面了,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五首》
这句诗不仅是说人,也适用于明朝军队,除了大明水师三百年未尝一败,卫所和九边之军也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
开国初期的军队自不必说,扫灭张士诚、陈友谅,然后北伐消灭蒙元,不仅如此,还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和唯一一个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朝代。到了永乐时期,卫所制度发展到极盛,那些精锐部队在他手中实现了北征蒙古、南伐安南的大业,他利用这些部队文治武功,在历史上都可谓冠绝一时。
历经仁宣、正统年间,当这支军队逐渐腐化而战斗力急剧下降,最终酿成了正统十四年的土木之变,这场震惊九边的事件让京师再无险可守,以至于几乎主和南迁一派占据上风,但最终在于谦“言南迁者,可斩”的雷霆之声中局势才得以确定死战的基调。
在于谦的主导下,大明军队迅速向京师集结,其中二十二万二线部队北京城下大败瓦剌,再一次捍卫了大明军事力量的尊严。
成化时期,更是派出了名将王越平定大藤峡之乱,并且陆续对建州三卫用兵,这也是俗称成化犁庭。在赵辅《平夷录》记载中,我们还能看到当时一些战绩:
强壮就戮老稚尽俘,就像土崩火灭一样,即使瓦解冰消,只剩藏物空宅巢穴空虚,一旬之间虏境变得萧条。焚烧村寨捣荡屯落,对遇青壮杀逢老幼俘捕。这段时间内,他们的手脚行动迅速,如同草莽一般,无孔不入,无处不击,使得敌方陷入混乱与恐慌。
至于正德,它本身就是尚武时代,即便自封自己为大将军,与蒙古小王子一战取得辉煌胜利,被后世称作应州大捷。
嘉隆万年代志史上最强内阁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在相继担任使命期间,使得戚继光、俞大猷、高李成梁等英杰们得以施展抱负,以至于肃清了南倭北虏的一片混乱,更取得了万历三大的征服。万历皇帝甚至在抗日援朝胜利后,在京师九门外下令处决战俘,并宣读《平倭诏》,其中两句:“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显然是在提醒每个人:即便是远方侵犯我们的人,如果他们足够勇敢,也必须受到惩罚。这可以说是一种明朝版“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三次征讨除了水师有所表现外,其余部分则没有太多亮眼表现。但到了崇祯八年的料罗湾海战,大 明水师成功地击败西方霸主荷兰,此举显示出其非凡实力。
然而到了末端阶段,由于内部农民起义和外界满清八旗威胁,大量边防将领开始练兵抵御,同时也有很多人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努力工作,最终支撑着最后几十年的国运。在这一过程中,有孙承宗、袁崇焕、吴三桂关宁铁骑卢象升天雄军秦良玉白杆兵等英雄人物,他们既能有效打击内部威胁,又能有效抵抗外界压力,为保全国家留下了一段光辉岁月。
翻开那漫长的一千多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从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的开国英雄到永乐皇帝张辅以及景泰及之后如于谦王越尚武精神嘉隆万年间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再到末代熊廷弼孙承宗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杨肆昌洪承畴,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又一批英勇无畏的人物,他们如同火星般闪耀着热情与智慧,而他们对整个帝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而这些伟人们,以及他们创造并维持过久盛长久衰的一切,都值得我们铭记。